许多人在看到新德里在约翰国F-35飞机上的种种表现时,可能会得出新德里非常精明的结论。但事实上,新德里并非天生就拥有这种精明的眼光,其实也曾经历过许多天真的时期,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,新德里就曾被莫斯科设计的航母大坑深深困住,并为此付出了数十亿美元。那么金河配资,这背后究竟藏着哪些故事呢?
上世纪90年代末,新德里海军发现自二战时期建造的“维拉特”号航母逐渐老化,难以继续服役,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新的航母替代方案。恰好那时,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正苦于如何处理“戈尔什科夫”号航母——一艘从苏联海军继承下来的战舰。
虽然时至今日大家依然习惯于将“戈尔什科夫”号视作航空母舰,但实际上,从1991年7月该舰在搭载雅克-38M战斗机时发生事故后,舰载机家族全面停飞,这艘航母便逐渐退化成了一艘直升机母舰。即使在1991年10月该舰在雅克-141飞行实验中发生的事故,更是彻底断送了它恢复搭载固定翼飞机的机会。因此,虽然新德里急需一艘新航母,而莫斯科也渴望尽快脱手这艘问题航母,但考虑到“戈尔什科夫”号的技术状态,新德里对其并不抱太高期望。
展开剩余79%不过,双方在航母问题上有着共同的需求。新德里需要新航母,莫斯科想处理掉手头的“烫手山芋”,于是,两国在航母问题上展开了合作。从1995年8月开始,双方陆续开始了有关“戈尔什科夫”号的谈判。不过,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的谈判并不涉及这艘航母的所有权转让,新德里只是希望租用这艘舰艇,或者说,双方谈判的核心仅是“戈尔什科夫”号的使用权。
经过长时间的谈判,到1998年,双方终于就“戈尔什科夫”号的命运达成了协议。此时,合同内容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租赁,而是由新德里出资金河配资,要求莫斯科进行现代化改造,并将航母的所有权转让给印度。
1999年,莫斯科开始着手对“戈尔什科夫”号进行现代化改造。为了进行这一工作,该舰被拖进了北德文斯克的船坞。但坦率地说,这项工程的具体细节,包括费用和交付时间,都并未完全确定。直到2004年,双方才达成了一项协议,决定以16亿美元的总费用来进行这项工程,其中8.75亿美元用于航母的现代化改造,剩下的费用则用于6架米格-29K和米格-29KUB的采购。
当时,16亿美元看起来似乎相当便宜,甚至新德里也觉得划算。然而,随着工程的推进,事实证明新德里过于天真了。莫斯科原本预期改造后的“戈尔什科夫”号将在2008年交付给新德里,但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和复杂度的提升,工程进度一再推迟,到了2007年,莫斯科已将完工日期推迟至2011-2012年。
更令人尴尬的是,莫斯科发现按原计划的16亿美元预算,改造工作将无法盈利,甚至可能会面临亏损。于是,莫斯科开始与新德里商量加价,提出将费用增加到27亿美元。然而,新德里已经投资了5亿美元,不愿再多投入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最终新德里同意将合同金额提升至23.3亿美元。
随着投资的增加,莫斯科加速了改造工程,终于在2011年3月开始进行“戈尔什科夫”号的系泊实验,同年年底航行实验也随之展开。尽管工程进展顺利,但由于种种原因,航行实验并未按时完成。2012年6月,舰载米格-29战机起降实验开始进行,9月“戈尔什科夫”号在航行实验中锅炉出现了故障,最终经过修复,锅炉问题于2013年6月完成。
至2013年7月至9月,所有的航行实验终于完成。此时,875名来自新德里的水手也参与了舰上的测试,舰艇被正式命名为“维克拉玛蒂亚”号。尽管整个改造过程充满曲折,且超出了最初的预期,但在2013年11月16日,经过长时间等待的“维克拉玛蒂亚”号终于交付给新德里海军。
然而,由于改造时间过长,费用超支,新德里在接收舰艇时已经毫无兴致。为了庆祝交付仪式,他们甚至没有准备香槟,只有简单的敲碎一个椰子作为象征性的庆祝。但莫斯科并未就此止步,继续通过更换航母拦阻索等理由,从新德里手中赚取了约2亿美元。
总体来说,通过“戈尔什科夫”号/“维克拉玛蒂亚”号的项目,莫斯科通过各种额外收费,最终从新德里手中获得了超过30亿美元的丰厚收入,这几乎占了同期莫斯科武器出口收入的半数。由此可见,新德里在这场交易中并非如外界所认为的那样精明,反而是一个在跌入坑中后逐渐变得成熟的例子。
所以,大家不必觉得新德里在F-35项目中的表现有多么精明,毕竟天生的精明并非人人具备。说到底,这不过是一次次的失败教训后,才最终成长为如今的模样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